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电子学案的发布与应用

 

教师使用电子学案能将抽象任务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教学任务。但目前关于电子学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实践偏少,而小学生因其理解能力偏弱、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更需要利用电子学案作为学习指导。因此,本文中笔者为大家提供了两种电子学案的发布方式:一种是基于PPT借助iSpring发布的交互电子学案,另一种是基于问卷星的交互式电子学案,并且就电子学案的发布与应用总结了相关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 基于iSpring发布的电子学案探究实例

iSpring是一款交互式课件制作工具,它可以将制作好的PPT转换成可执行文件,同时还可以很方便地在PPT演示文档中加入声音、视频、测试题、交互等。iSpring能够很好地帮助信息技术教师制作和发布电子学案。下面,笔者就以苏科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插入超链接》一课为例,简要介绍如何使用iSpring发布电子学案。

如图1所示,电子学案中具体的教学任务以动态图文呈现,学案中的“如图所示”是笔者为学生演示单击超链接的效果,让学生更清晰地感知“超链接”的作用,激发他们探索、设置超链接的欲望。

在学案中,笔者将讲解知识点的微课嵌入PPT,需要帮助的学生可以翻到下一页查看微课。相比纸质或文档型学案,基于iSpring发布电子学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在不清楚课堂任务的情况下就先去观看微课。同时,在电子学案中,笔者还设置了相应的思考题,让提前完成的学生进一步思考,加深其对“设置超链接”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确实会对具象化的演示效果产生好奇心,并且能够在学案的指导下出色地完成任务。在教学中,笔者会根据小组完成情况进行加分,激发学得快的学生去帮助组内其他学生,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图1 iSpring发布电子学案的任务界面

图2 基于iSpring发布的电子学案测试题界面

基于iSpring发布电子学案可以在发布的电子学案中嵌入测验题。测验题支持的题型很多,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在《插入超链接》一课教学时,虽然上机操作难度不大,但很多学生是偶然性操作成功,对操作步骤了解得不是很清晰,笔者设置了一些选择题,可以让学生再次理清操作步骤(如上页图2)。在教学中,笔者通过设置测验题,梳理步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每个小任务都设置了一个测验总结,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插入超链接”的操作步骤。

基于iSpring发布电子学案,制作步骤简单,一般只需要在PPT中将学案设计好,借助iSpring中的功能实现添加测验、交互等功能即可。在实际教学中,基于iSpring发布的电子学案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 基于问卷星发布的电子学案探究实例

众所周知,问卷星可用于简单的试卷制作,但没有太多人尝试利用问卷星去制作学案。其实,问卷星的数据分析功能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便利,丰富了课堂评价方式。以苏科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设置动画效果》一课为例,学生查看任务前,先要填写自己的班级、学号等个人信息,可以为教师课后教学分析提供依据。学生查看任务一,如图3所示。

任务一为“印象江苏”演示文稿设置动画效果。任务配图中用动态图形式呈现出任务的具体形态,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会更加容易理解。在学案中的帮助微课中,设计为是否需要帮助,如果学生需要帮助,则会出现微课,不需要帮助则不出现微课,学生可以先自行探索。做每一项任务教师都会根据任务难易程度设定任务时间,学生要对自己在规定时间内的任务完成情况做自我评价(如图4、下页图5)。

对任务的评价最简单的就是是否完成,通过问卷星中的跳题、关联逻辑等功能的设置,可以为学生设置个性化学习(如图4),已经完成的学生可以进行深入思考,未完成的学生则反馈没有完成的原因,还可以再次回去查看微课,或请教小组内已经完成的学生或请教教师。在课堂反馈上,教师可以在问卷星中针对课堂中的知识点设置选择题、填空题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回顾自己的操作是否规范,对操作性的内容有个系统性的认识。在课堂结束前,教师设置课堂总评价,学生利用1~2分钟对本堂课所掌握的内容进行评价,为教师课后总结反思提供了具体化的数据(如下页图6)。

上一篇:毫米波促进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快速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