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芯历史」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西电微电子学

 

集微网(文/木棉)2003年,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电)校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微电子学院正式成立,由此,正式拉开西电微电子学院距今近17年的辉煌序幕。在国内高校的微电子学院排行上,西电始终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蜚声海内。

这份辉煌的背后,是西电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沉淀,也是西电人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追求,更是西电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赤子情怀与脚踏实地。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满怀信心

西电微电子学院虽正式成立于2003年,然而专业历史却可追溯到60余年前的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回顾这60多年的芯路历程,西电微电子学院是如何走过的?

作为这段历史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之一——西电微电子学院党委书记黄伟,对这段历史无比熟稔。黄伟书记是西电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80级学员,毕业之后就一直留校工作,从踏入西电校门至今,已经过去整整40年。

西电是国内最早开始半导体方面研究的学校之一, 1959年即开始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本科招生,开始了半导体业人才的培养,距今60年有余。黄伟书记认为,学院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发展时期。

20世纪70年代末的摸索期。彼时处于专业发展阶段,主要从事从半导体物理器件到集成电路设计的理论研究,该阶段处于早期的奠基时期,砥砺前行,不断拓展。

20世纪80-90年代的提升期。专业发展加快,主要有两大标志性事件:一是1981年半导体专业申报硕士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二是1987年成立微电子研究所,这两大事件标志着学科科研能力的整体提升。90年代,继续围绕加强专业建设、科研能力再推进,并成功拿下了博士点。

21世纪开始,学院进入加速发展期。从2003年正式成立,开设 “微电子学”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两个专业。同期入选全国首批9所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科技部专项资助的5所之一)。

2005年以后,学院进入了扩充期。除了增强人才培养能力,也在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和科研平台建设。学院一方面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建立了包括国家级集成电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艺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等多层次的实践育人平台;另一方面坚持科研反哺教学工作,学院陆续建有宽带隙半导体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强大的科研实力支撑学院育人工作。

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的产学研融合也在不断推进。包括陕西省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微电子行业校友会、西电国微EDA研究院等相继成立同样给微电子学院增光添彩。

“聚沙成塔,点石成金,全面建设国际一流的微电子学院。”黄伟曾数次如此描述西电的未来愿景,现在,西电微电子学院正朝着自己希望的愿景满怀信心地大步往前走。

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西电微电子学院之所以能荣誉著身、享誉中外,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和突出的科研特色是主要原因之一,而这些为人称道的科研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上的强劲科研实力。中科院院士郝跃从1998年就开始对宽禁带半导体这一冷门领域展开研究,并执着至今。当前,以他为学术带头人的宽带隙半导体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已成为国内外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成果转化方面的重要基地,引领我国宽禁带半导体研究自主发展,服务产业工程应用。

二是在集成设计方面的显著特色。该领域主要由杨银堂教授带头,其近5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课题40多项。